数学与统计学院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总结

发布日期:2016-01-04点击数:

数学与统计学院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总结

201614日)

   一、学院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学院党委按照“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的要求,努力改进作风,求真务实地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班子成员参加了学校党委组织的专题党课等集中学习;认真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相关文件的集中学习讨论;学院党委书记为全院教工党员讲了专题党课;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在工作中整改;通过学习,提高了对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学院领导班子更加主动关心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状况,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觉悟

学院党委组织全院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精神实质,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通过学习,党员的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普遍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坚决“守纪律、讲规矩”。

2、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积极动员师生参与学院管理决策咨询,主动推进学院民主管理,自觉接受师生监督。通过改进学院管理人员工作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促进了学院管理服务人员与老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配合,帮助管理人员改进工作作风与工作方法。尽量根据师生的工作学习时间来安排全院性的活动,为师生着想的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会议,或者将一些会议合并召开,尽量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与时间赛跑是常有的事。例如,学校布置的工作大多有时间期限并且常常时间很紧张,我们的管理人员经常加班加点,到目前还没有因延误而受学校批评的事发生;又如,为了获取学校支持学院新大楼七楼的房子,院领导在一天之内完成了全部相关校领导对学院报告的及时批示,确保学院顺利得到七楼的房子。此外,我们尽量减少应酬,将工作精力主要投入到具体的管理服务之中,较好地改善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

3、加强制度建设,确保学院各项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实施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一方面班子成员主动到各个支部、学院各系、学生班级、宿舍,征求师生对学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学院党委先后召开各种座谈会,广泛征求大家对学院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畅通了民意诉求表达的渠道。

二是认真执行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学院原则上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或院务会,集体商量解决学院出现的问题。会议召集人提前明确相关成员会前对某个议题做充分准备,这样在会议讨论时大家就集中关键问题商量办法。会议对重要事件均明确责任人和期限,让学院确定的事情有相关领导或人员抓落实。认真做好会议纪要,要求参加会议的班子成员在纪要上签名,将会议纪要作为学院党委和行政督办的依据。

三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学院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认真执行“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由集体研究决定);学院成立了本科生教学委员会、研究生教学委员会等若干个管理决策咨询机构,较好地发挥教师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推动学院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通过工会、教代会、团委、学生会与师生员工广泛交流沟通,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促使学院重大问题决策前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推进学院各项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切实提高班子的服务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为确保党员和群众参与学院管理的权利,实施民主监督,使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建议、批评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来,做到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学院党委努力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党员干部和群众为学院工作献计献策,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学院的事业健康发展。

四是认真贯彻执行领导班子及成员述职述廉报告制度。学院每年在教职工中开展一次对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德、能、勤、绩、廉的评议,听取、收集对学院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自觉接受广大教师的监督。在民主生活会上,班子成员间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严防腐败现象的滋生。自2012年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及成员在全院教职工中的民主测评分数均为良好以上。

五是坚持执行院务公开制度。学院坚持了院务公开。一是对学院重大事项,如学院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发展规划、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内容,民主建设有关制度,学院领导职责分工,学院涉及的人、财、物三方面的事务,及时通过院务公开栏、学院各种会议、告学生家长书、学院网站等途径向师生和家长公开。 二是学院坚持了各类评审的过程公开、结果公开,直接接受师生的监督。三是年度的评先进、评职称、考核、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都通过教代会或教职工大会,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后决定,然后张榜公示公布,让师生看得见,摸得着。

六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执行力。学院党委加强了党员干部管理行为的监督机制。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把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列入学院党务、行政工作的重点,纳入到学院领导班子的目标和考核管理中。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抓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2013年,班子成员均认真梳理、填写了重庆大学岗位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信息表,时时提醒自己风险的存在。结合学院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作“废”、“改”、“立”,加强制度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用制度去管事管人,从而实现科学管理,保障学院健康持续发展。到20148月,学院经过梳理与改进,完成了学院近20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或修订。增强了各项规章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二、整改工作的基本情况

    对征求到的群众意见28条,其中有针对学院工作13条,对于教育、教学方面8条,关于学校或其它部门3,建议4条。其中能够立即整改的我们已经加以整改,或者协调学校有关部门帮助我们的老师解决了实际问题,例如减少学院会议次数、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青年教师培养问题、选课问题、教室教学设备问题等等;一些问题是需要建章立制来解决的,我们已经在着手清理和制定学院新的规章制度,力争尽快见到成果,包括各个管理岗位的职责公开、学院联系方式的更新等等;有一些问题是需要通过进一步实践检验来解决,例如岗位最低工作量的规定等等。

三、工作成效

1、提高了教学科研骨干队伍的整体实力

学院现有教职工101人,教授22人,副教授3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人,重庆市“百人计划”学者3人,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2人,重庆市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大学“百人计划”学者4人。四年中,学院有4位教授当选全国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3位教师获得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1位获评“唐立新优秀教师”奖、6位教师分别获评“重庆大学本科生教育十佳优秀教师”或“重庆大学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3位教师获评“重庆大学十位最受学生欢迎教师”、2位教师获评“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1位教师获得“重庆大学十佳中层干部称号”等。

2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成果

为探索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学院分别进行了高等数学课程分类分层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含题库建设)改革,按学科大类编写的高等数学教材(3套共计6册)已经出版。为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监控,在高等数学教学环节中增加了期中考试和单元测验环节,较好地促进了学生对高数的学习。

学院组织经验丰富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任课老师,利用假期和周末帮助全校报考研究生的学生免费进行复习和考前指导,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学院还在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数模竞赛等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参赛能力。

学院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校级教学名师1人,获得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个,获得市级重点教改项目5项。近年取得美国数模竞赛特等奖6项,一等奖72项,二等奖121项,国家一等奖11项,国家二等奖39项。

学院在全校率先开展了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对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试行了硕-博贯通培养、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这种做法已作为典范在全校推广;为了扩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每年邀请国外知名大学、研究院或知名企业的专家学者为学院研究生开设为期一个月以上的短期课程,年均6门课;全校性研究生数学公共课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好成绩,目前已入选重庆市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2门,获批数学公共课重庆市研究生教改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等4项;学院是全校首批举办暑期学术夏令营的学院之一,暑期学术夏令营为吸引优秀大学生填报我院研究生搭建了一个好的平台,目前已初见成效,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录取2016级推免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均达到规定上限(即50%);2014年、2015年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我校取得好成绩,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17项。

学院在异常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依然保持了毕业年级的较高就业率。2013届本科生就业率为97.67%,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5.6%2014届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6.9%,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5.7%2015届本科生就业率97.3%,研究生就业率93.9%。在2015149名毕业生中,27名推免生中的多名学生被推荐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学位;8名毕业生分别赴美国东北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深造。进一步体现了学院本科教育以继续深造为主要培养目标。

3、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跃上了新台阶

学院建有数学和统计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点,拥有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和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数学实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重庆市数学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重庆市工程数学教学团队、重庆大学数学研究中心。2014年国家批准在我院建设数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目前已经成功入站博士后研究人员2人。201512月数学、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顺利通过了重庆市重点学科评估。

学院自2011年以来实到科研经费1291.08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1070.87万元,横向课题经费220.21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5项,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科研论文648篇,其中SCISSCI)检索439篇,EI检索28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201512月通过了重庆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的答辩。数学学科论文ESI1%的比例已达到90%,距离ESI1%的目标仅一步之遥。四年来,学院邀请了19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做学术报告,其中两院院士近20人,长江学者、杰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学者60多人。同时学院不少学者应邀到校外作学术报告或学术交流。仅2014-2015学年,学院有10名教授应邀到国内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作学术报告近40场,教师半年及以上国外研修2人,境外国际学术交流16人次,扩大了我院在国内外的影响。

四、进一步的工作

1、加强学习,改进作风

学院党委要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遵守党的纪律上坚决做到“守纪律,讲规矩”;要继续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 坚持反对“四风”,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切实以人为本,服务师生;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一步落实好领导责任,认真执行好“一岗双责”。

2、贯彻好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过程中,要乐于听取各种意见包括不同意见,努力集中智慧干好学院工作;要更加主动地了解师生对学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保证学院决策时坚持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之间经常“面对面”交流情况和意见,有不同看法、不同意见做到提前沟通、促进共识,努力防止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或误解。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学院要深刻认识师资队伍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吸引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好人才当作头等大事。正确把握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成长的规律,高标准做好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进一步注重年轻教师选聘中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以宽阔的视野选人,不断吸纳具有不同学术风格、不同学术观点和具有优秀潜质的年轻人,进一步增强师资队伍的活力和创新力;要做到志存高远,放眼未来,逐步建立起一支有利于学院长远发展的、涵盖各个学科方向,学历、职称、年龄分布及学术梯队合理的稳定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4、明确主攻学术方向,保持优势方向,培育新兴方向

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要符合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要求。要坚持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保高质量完成全校本科和研究生数学和统计方面课程的教学任务。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围绕学科升位,推动学科发展。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要按照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模式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立足重庆、面向西南、辐射全国、服务地方,办一流学科,出一流成果,建一流基地,育一流人才,建设一流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5、几项具体改进工作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广泛听取师生意见,改进学院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为师生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学院领导要将主动到学院各系、学生班调查研究并解决问题常态化,穆春来联系数学系,秦岚联系统计系,郭秀荣联系学院学生班级,何传江联系学院行政人员,徐立伟联系信息系;全体管理人员要进一步急师生所急,从方便师生的角度来安排学院的日常工作。

二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继续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减少应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具体的管理服务之中。院党政联席会议、院务会议固定时间召开;组织召开全院性的会议和活动必须报请分管院领导批准并在院办备案的情况下方可举行;严格执行上级关于公务接待的各项要求,在参与人员、规格等方面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三是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学院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要尽快完成学院教职工手册的编撰工作,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各项管理工作流程,方便教职工知晓学院规章制度和办事流程等。

四是进一步方便师生,在学院一楼设立教师信箱;在学院四楼、六楼的公共区设立休息、讨论场所;在一楼设置信息公开设施等。


关于我们
重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29年的重庆大学理学院和1937年建立的重庆大学商学院,理学院是重庆大学最早设立的三个学院之一,首任院长为数学家何鲁先生。